張大千拜訪畢卡索 我們要把該事件發酵


@張錦滿 - 2018/07/20

我在瑞士來到德語區城市Luzene,事前不知行程。當地導遊帶我們參觀Museum Sammlung Rosengart。我在門外拍攝,見大旗上寫The Rosengsrt’s Picasso (羅氏家族畢卡索美術館)。畢卡索美術館,主要有三家,最重要一家在西班牙巴斯隆拿,那裡有4,251張畢氏作品,包括幾張以西班牙內戰為題材的重要歷史大畫;第二家在巴黎,第三家則在畢卡索西班牙Malaga家鄉。

瑞士德語區城市Luzern的Museum Sammlung Rosengart,門口插有旗幟,上寫ROSENGART's Picasso。
  瑞士德語區城市Luzern的Museum Sammlung Rosengart,門口插有旗幟,上寫ROSENGART's Picasso。

想不到該景點可解開我心中一個謎團,還引發我從此探索數年而仍在繼續。在瑞士那一家私人畢卡索美術館,只有33張畢氏作品而已。可能數量太少,所以在網上的畢卡索美術館欄目,不包括該家在內。然而我卻在這家美術館,發現我從未看過的畢氏疑似水墨畫,令我想起張大千與畢卡索這兩位中西(班牙)畫壇巨星,於1956年7月29日,曾在法國尼斯相會半天。

張大千於1956年7月29日,到法國南部Nice(尼斯)畢卡索家裡,親自拜會。畢卡索穿上襯衣,迎接貴賓。
  張大千於1956年7月29日,到法國南部Nice(尼斯)畢卡索家裡,親自拜會。畢卡索穿上襯衣,迎接貴賓。
畢卡索夏天在家裡不穿上衣,這天特別穿上襯衫迎接張大千與夫人徐雯波,和翻譯,相見歡。
  畢卡索夏天在家裡不穿上衣,這天特別穿上襯衫迎接張大千與夫人徐雯波,和翻譯,相見歡。

近幾年,全球藝術市場調查,每年成交金額最高兩位藝術家,由張大千(1899-1988)排榜首,而畢卡索(1881-1973)排第二。奇怪是,世間藝壇絕少把兩人同時提起,更不會並論。該兩大畫家見面,乃中歐藝術交流歷史上重要一頁。西方評論者完全忽視該次會面,大概是認為畢卡索作品沒有與中國毛筆藝術拉上關係,可以不理。然而中方藝壇也同樣漠視該次歷史事件,幾十年來很少提起,我便一直覺得,十分可惜。

兩人戴上面具合照,證明當天兩人相處愉快。上圖右方,畢卡索似用軟毛筆替張大千速寫,上款寫D,C. Chang.。
  兩人戴上面具合照,證明當天兩人相處愉快。上圖右方,畢卡索似用軟毛筆替張大千速寫,上款寫D,C. Chang.。
此張用毛筆畫的,像漫畫,攪笑。有畢卡索簽名,日期寫3151972,為甚麼在該天速寫張大千呢?不知甚麼原因。
  此張用毛筆畫的,像漫畫,攪笑。有畢卡索簽名,日期寫3151972,為甚麼在該天速寫張大千呢?不知甚麼原因。

1956年7月,巴黎盧浮宮展出張大千近作,而東方博物館又展出他的敦煌臨摹璧畫。張大千受重視,於是他便向巴黎現代藝術館館長要求,點名要去拜會當時如日中天的畢卡索。畢卡索拒絕很多人要求,然而在電話裡他卻答應見張大千。畢氏在法國南部Nice家裡本來習慣不穿上衣,卻在7月29日那天,特別穿上醒目襯衣,迎接中國畫家與其夫人徐雯波和翻譯到訪。可以肯定,當日中西雙雄會面,相處愉快、融洽,兩人興致很高。證據有多點,一是在網上流傳的兩人合照中,有一張見畢卡索與張大千戴上紙面具。

畢卡索戴上自製貓頭鷹紙面具。
  畢卡索戴上自製貓頭鷹紙面具。

在該美術館內,我發現畢卡索喜歡貓頭鷹,有多張照片顯示他親手做貓頭鷹紙面具。畢卡索與張大千合得來,兩人才會嬉戲,開心戴上面具來合照,可想象兩人當天談笑甚歡。

畢卡索玩拍照,強調自己雙眼,為甚麼?
  畢卡索玩拍照,強調自己雙眼,為甚麼?
原來畢卡索鍾情貓頭鷹雙眼,而他以自己雙眼來自比貓頭鷹。
  原來畢卡索鍾情貓頭鷹雙眼,而他以自己雙眼來自比貓頭鷹。
畢卡索親手造貓頭鷹面具。
  畢卡索親手造貓頭鷹面具。

此外,在網上留存畢卡索多幅給張大千的速寫素描,上款寫法文Pour D.C. Chang(給張大千),下款有畢卡索簽名,表現親切。奇特的還有一張,以水墨來速寫畫張大千,簽署年份竟在1972年。那豈非可成為畢卡索以水墨畫,表達記掛張大千的重點證據?

畢卡索好興致,給張大千另一張速寫,用非軟毛筆,上款題大千名字D. C. Chang。
  畢卡索好興致,給張大千另一張速寫,用非軟毛筆,上款題大千名字D. C. Chang。

為甚麼在瑞士德語區Luzene有座私人畢卡索美術館呢?是因為那裡有棟舊銀行大樓要出售,正好改為小型美術館,Angela Rosengart購買了,用來展覽Sammlung Rosengart家族珍藏。她父親Herr Rosengart於1914年認識畢卡索,當年可進出畢氏在巴黎和Nice(法國南部尼斯)工作室,自由選畫,當他經紀,替他售賣。Rosengart作為經紀而收藏畢卡索作品,與畢氏後人不咬弦。遠離西班牙和法國,而在瑞士Luzene開館,遠離是非,可以理解。況且以Rosengart為姓的人,選在說德語地方發展,亦合理!

80多歲的 Angela Rosengart 仍具風采。Photo by Christian Scholz.
  80多歲的 Angela Rosengart 仍具風采。Photo by Christian Scholz.
美術館主人Angela Rosengart(1932年出生) ,難得在83歲時出現,向觀眾講與畢卡索的交往故事。我幸運在2015年8月27日遇上她。
  美術館主人Angela Rosengart(1932年出生) ,難得在83歲時出現,向觀眾講與畢卡索的交往故事。我幸運在2015年8月27日遇上她。
畢卡索為Angela畫了6幅大肖像油畫。83歲的她,站在年輕時候當畢卡索模特兒的畫像前,當然興奮。
  畢卡索為Angela畫了6幅大肖像油畫。83歲的她,站在年輕時候當畢卡索模特兒的畫像前,當然興奮。

Angela Rosengart生於1932年,在16歲時便協助父親,而她當時便購買她第一張油畫Paul Klee作品,可說她已進入(展開)收藏(投資)藝術品事業。

1949年,她17歲,隨父親見畢卡索,畢氏一見她,馬上對Herr說:你有個可愛女兒。後來Angela當過畢卡索模特兒,在不同時期他共畫過她六張畫,其中三張大幅肖像油畫,題款先是客氣的「給Angela Rosengart小姐」,繼而是「給Angela Rosengart」,最後是簡短的「給Angela」,盡表現兩人交情發展,親密到成為情人。

除了大油畫之外,畢卡索也為Angela畫了多幅黑白素描。
  除了大油畫之外,畢卡索也為Angela畫了多幅黑白素描。
黑白素描Angela.Rosengart.
  黑白素描Angela.Rosengart.
這張速寫速寫Angela Rosengart,墨色有濃淡,似乎是毛筆效果。如果是用毛筆的話,那麼他運用毛筆的線條功力,不輸中國畫家。
  這張速寫速寫Angela Rosengart,墨色有濃淡,似乎是毛筆效果。如果是用毛筆的話,那麼他運用毛筆的線條功力,不輸中國畫家。
畢卡索給Angela Rosengart另一張素描,大概用碳筆畫的。
  畢卡索給Angela Rosengart另一張素描,大概用碳筆畫的。

我一直關注張大千與畢卡索會面交流這件事。皇天不負有心人,在該家私人畢卡索美術館內,終讓我發現到,畢卡索有多張疑似毛筆水墨作品,例如濃墨樹葉圖、濃墨鬥牛圖、濃淡墨裸女圖、一筆軟線條人物圖,甚至有中國舞台花旦圖等等,頗為驚訝。

中文藝術文獻,沒有一篇嚴肅、認真的討論該兩位畫壇巨人親切交流。現在大家可以找到的資料,都只是張氏親友口傳文字而已,其中最多人參考或複述的材料,乃來自王存福所寫的一篇。王存福是清宮出來的人,貴族身份,其所言可信性較高。

王存福文字有說,張大千在畢卡索工作室裡,見到二百張彷齊白石作品,嚇了一跳。畢卡索看過多本齊白石畫冊,曾鑽研中國水墨畫。他對張大千說:中國畫這麼厲害,你們為甚麼還來法國學畫畫?他續說:齊白石畫魚、蝦、蟹,沒有畫水,而魚、蝦、蟹卻都那麼生猛,西方畫家應該向你們學習。

張大千冷不防畢卡索這樣說,勉強回答:西方藝術有其他很多優勝地方,值得學習,至於齊白石畫魚、蝦、蟹,而沒有畫水,其筆墨濃淡,仍有可改善之處。畢卡索甚至拿出他的水墨畫,請求張大千指正,後者坦白直言,畢氏用毛筆仍未到家,並指導說,要依靠含水的多少来控制墨的深浅,從而造出焦、濃、重、淡、清五個墨色層次……。王存福所記文字,刊在雜誌上,亦流傳於網上,並未結集出書。他這幾句畢、張二人重要對話,只成藝術圈人們在茶餘飯後的話題,多年來在藝壇卻從未嚴肅、認真討論過,我一直認為是大遺憾。

畢卡索喜歡看畫冊,齊白石畫冊他有多本。
  畢卡索喜歡看畫冊,齊白石畫冊他有多本。

張大千作品裡,有否西方藝術元素或成份,可慢慢討論,然而他曾先後在日本、南北美洲、歐洲開展覽,又多次進歐美博物館,細看西方藝術,其好學苦心,畢竟不可以忽視,起碼要肯定,因為他前代和同代中國藝術家,少有像他那樣多機會接觸原作。

西班牙畫家擅長畫鬥牛,畢卡索似用毛筆來畫。在這個題材,他勝過中國水墨畫家。
  西班牙畫家擅長畫鬥牛,畢卡索似用毛筆來畫。在這個題材,他勝過中國水墨畫家。

有人會說,畢卡索用毛筆畫畫有甚麼大不了。的確沒有甚麼大不了,本文之所以重視這一點,除了意圖藉此考證王存福文中幾句話的真確性,還想看看畢氏的疑似水墨畫,會否對中國水墨畫有剌激作用。

此張可能是世上少有一張立體主義水墨畫。
  此張可能是世上少有一張立體主義水墨畫。
中國舞台花旦,英文說明寫是中國舞台女演員。圖左上方有很大的簽名。
  中國舞台花旦,英文說明寫是中國舞台女演員。圖左上方有很大的簽名。
隔著玻璃,我也不能確定此圖由毛筆繪在宣紙上。
  隔著玻璃,我也不能確定此圖由毛筆繪在宣紙上。

由於隔著玻璃來看,我難確定該些畢卡索作品是否以毛筆畫在宣紙上。不過,我讀過多篇文章講畢與張會面,(包括董橋寫的),都有提到畢卡索有向張大千展示毛筆畫。因此,這裡上載的幾張疑似毛筆畫,大概便屬他們所說的吧!

毛筆運用,有板有眼,而形態上,西方趣味。
  毛筆運用,有板有眼,而形態上,西方趣味。
在玻璃箱外看,似毛筆水墨,但不肯定。
  在玻璃箱外看,似毛筆水墨,但不肯定。

水墨畫藝術,與毛筆多功能性,放在西方畫文化裡,有欲迎還拒的曖昧,不怎麼踏實。如果西方藝壇至尊泰斗畢卡索真對毛筆水墨畫推崇,那麼我們中方至少多關注這西方藝術大師的毛筆水墨畫呀!他的鬥牛圖、立體裸女圖等等,那是我們水墨畫家不擅長的,那會否給他們新靈感和新啟示呢?

隔著玻璃看,我不能肯定此圖乃毛筆宣紙作品。
  隔著玻璃看,我不能肯定此圖乃毛筆宣紙作品。

該次畢張兩位中西大師世紀會,必然存在分歧與共識,深入交流雖可能不多,但兩人至少有提筆相互示範過,那起碼有助水墨畫開拓新領域,並對提升中西方畫藝有實質意義,值得大家探索下去。

其他三家我未到過的畢卡索美術館,有否也展出他的疑似毛筆畫呢?希望本文起拋磚引玉作用,能提醒有心人留意畢氏水墨畫。如有發現,務請公告,讓大家去看,之後多發表意見,幸甚。



#####

圖片由作者張錦滿提供:資料圖片 (畢卡索與張大千、張大千速寫圖) 取自網上;在美術館內的各種圖片 (人物、畫作、舊相片),由張錦滿拍攝。

[ #art #張大千 #畢卡索 #Travel #Lucene ]




cc logo BY-NC-ND | Attributions @張錦滿 Terms

Author @張錦滿 herein proclaims all rights to this article and related contents and thus publishes expressly the sai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BY-NC-ND licence which allows for sharing with attributions while restricting commercial usage and modifications. In conjunction, Author introduces images, illustrations and other media elements which may individually be on their own different terms.